乐球直播免费观看高清版

电讯报:塔帅根据球员调整战术,阿莫林则让球员适应他的战术

发布时间:2025.10.10

当地时间10月9日,《电讯报》指出,将拉特克利夫对阿莫林的评价与阿尔特塔在阿森纳的初期表现进行类比并不恰当。阿尔特塔在初期通过务实调整战术以匹配球员能力,而阿莫林则坚持固定战术体系。阿尔特塔给予萨卡等年轻球员信任,而阿莫林与拉什福德及部分青训球员的关系较为紧张。尽管两人均重视俱乐部文化建设,但在球员管理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且执教初期的成绩表现也不尽相同。

相关阅读

拉爵:阿莫林需在三年内证明自身能力,管理层将给予时间

以下是《电讯报》的分析

拉特克利夫将阿莫林与阿尔特塔进行类比?这一观点存在偏差。

曼联联合所有者拉特克利夫在北伦敦球迷群体中可能引发讨论,其在接受《泰晤士报》采访时,为曼联主帅阿莫林辩护时提及了阿尔特塔在阿森纳初期的调整过程。

拉特克利夫表示:“观察阿尔特塔在阿森纳的执教经历,其前两年同样面临挑战。”

这一类比存在逻辑问题,且从曼联角度分析,其论点缺乏充分依据。核心差异在于,阿森纳确实需要时间在阿尔特塔的带领下重建竞争力,但两位教练的执教理念存在本质区别。阿莫林并未沿用阿尔特塔的执教模式,反而采取了相反的策略。

阿尔特塔的务实策略与阿莫林的战术坚持

2019年12月阿尔特塔接手阿森纳时,外界普遍预期其将推行控球型战术。

毕竟,其此前三年担任瓜迪奥拉在曼城的助理教练。

然而,阿尔特塔迅速意识到,强行推行该体系可能暴露球员技术短板,导致球队表现下滑。他在首次团队会议中,将所有椅子倒置摆放,以此隐喻球员在场上的“无序状态”。因此,他选择从防守端重建球队,优先提升结构稳定性。这种务实策略使阿森纳在预期中成为防守型球队,但也助力球队夺得足总杯。2020年赛季末,阿尔特塔在执教阿森纳的首个赛季即率队夺得足总杯,当时其战术选择更为注重实效。

阿森纳采用三后卫体系(实际比赛中常转化为五后卫)执行防守反击战术。对阵曼城和切尔西时,球队控球率分别仅为29%和40%。

数月后,阿尔特塔表示:“我们计划转型为4-3-3阵型,但该体系对球员能力要求极高,目前至少五六个位置尚未达标。我拒绝强行推进变革,避免将球员置于超出其能力范围的场景,这不符合建设性原则。”

相比之下,阿莫林在老特拉福德始终强调3-4-2-1体系的不可替代性。

其曾明确表示:“该体系是唯一选择,不存在替代方案。”

简言之,阿尔特塔根据球员能力调整战术,而阿莫林则试图(但目前尚未成功)让球员适应其战术框架。

初期成绩对比

拉特克利夫关于阿尔特塔“前两年面临重大挑战”的表述,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

至少与阿莫林在曼联的执教成绩相比,该表述缺乏准确性。

阿尔特塔执教阿森纳的首年确实遭遇困难,但成绩未如阿莫林在曼联般低迷。

足总杯夺冠(随后数周赢得社区盾杯)使阿尔特塔在执教八个月内即收获奖杯。

在疫情期间的特殊时期,这些成绩为球队注入了信心。

英超赛场上,阿尔特塔执教的前两个赛季阿森纳均排名第八。

尽管成绩未达预期,但远优于曼联上赛季在阿莫林带领下排名第15的表现。

阿莫林执教曼联50场比赛的成绩,与阿尔特塔执教阿森纳前50场的成绩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阿莫林50场仅取得19场胜利,阿尔特塔同期则赢得27场;

曼联失球76个,而阿森纳同期失球48个。

阿尔特塔执教首年对阵传统强队的比赛中取得五场胜利,而阿莫林目前仅有两场胜利。

青训球员的使用

阿尔特塔推动阿森纳复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对年轻英格兰球员的信任,尤其是青训体系培养的球员。

例如,萨卡和史密斯-罗在阿尔特塔的战术体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也巩固了其在阿森纳的执教地位。

此外,阿尔特塔还给予恩凯蒂亚、梅特兰-奈尔斯和内尔森信任,三人合计在阿尔特塔麾下为一线队出场超过260次。

阿尔特塔执教初期,还通过引援加强年轻英格兰球员阵容,如本-怀特、拉姆斯代尔,并赋予霍尔丁和钱伯斯重要角色。

相比之下,阿莫林与拉什福德的关系较为紧张,且未为青训球员科比-梅努提供稳定的出场机会。

曼联还将年轻球员加纳乔出售至切尔西,原因系其与主教练关系破裂。

阿尔特塔和阿莫林均重视俱乐部文化建设并严格要求球员行为,但主要差异在于:

阿尔特塔排除了高薪外援如奥巴梅扬,而阿莫林则与青训体系中的受欢迎球员产生冲突或将其边缘化。

综合来看,若曼联管理层认为阿尔特塔是阿莫林应效仿的模板,则需重新审视对北伦敦实际情况的认知,或要求阿莫林彻底调整执教策略。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热门比赛

今日共5场

比赛回放

热门标签